第(2/3)页 1985年,邓建国在九江科委下面成立了一个信息中心,从事信息生意;1986年,邓建国去北京说通《中国农村经营报》在九江成立信息站,自己担任站长;1987年,邓建国闯海南本想办蚊香厂,可是阴错阳差却做了《海南科技报》跑广告的副总编;1988年,邓建国被《海南科技报》辞退,但很快又在年底出任内刊《海南影视周报》社的社长;1989年10月《海南影视周报》停刊,邓建国押着两卡车破铜烂铁去珠海卖钱,年底在珠海承包了一家广告公司的摄像部,替人拍生日、婚礼录像,但是生意很差;1990年,邓建国带着1000元闯广州,认识了当时广东音像教材出版社的社长李人立,李人立同意他承包一个部门,邓建国开始为广州企业做广告宣传专题片;1992年,由于生意发展得不错,邓建国开始在番禺南村购买别墅地皮;1993年,邓建国在广州王氏影业公司和白天鹅音像出版社下面各承包一个部门,后在珠影厂总经理黄勇旗下成立了“明星创作室”。 1995年,是邓建国“圆梦”的一年,他以“明星创作室”的名义投入15万元,开拍自己生平第一部电影作品《广州故事》;1996年,邓建国投拍电视剧《广州教父》,取得了巨大的市场效益;1997年初,邓建国趁热打铁成立了广东巨星影业有限公司,开始了影视产业化运作之路,同年开拍《康熙微服私访记》等8部影视作品,令巨星公司在影视圈内异军突起。 尔后,邓建国的事业进入了名利双收的高速发展期:1998年拍摄的电影《鸦片战争演义》,被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引起业内广泛关注;1999年拍摄的《康熙微服私访记》第三部,在大陆、香港和台湾三地收视率齐创第一;2000年,邓建国被中国新闻社《视点》杂志等多家媒体评为“影视界十大风云人物”之首;2001年,邓建国投拍老舍名著《我这一辈子》,得到广泛好评。 同年,他被马耳他圣约翰爵士团在香港封为爵士,并被四川大学、南开大学等学府聘为客座教授;2002年,中央电视台的《聊天》栏目播出一期名为《活宝邓建国》的节目,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巨大反响,从此邓建国的“活宝”头衔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认可,他在影视界的一番折腾事业,也做到了辉煌的顶峰。 可能是在影视圈里干腻了,也可能是又找到了不错的好项目,邓建国在自己的影视发展最火的时候突然宣布退出,转而进军白酒业,参与伟哥酒、赤水河酒的经营。 对此,我们可以看做是他前一阶段折腾的结束和新一阶段折腾的开始。 总之像邓建国这种“活宝级”的人物,决不会安静地消停下来。 销声匿迹不过是暂时的,说不定哪天他又会折腾出一个“大动作”,重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邓建国投拍电视剧30多部,制作剧集约700集,几乎全部赚钱,这算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成绩了。 能做出如此惊人成绩的生意人,无疑是成功的。 也许,邓建国经常“耍宝”,只是为了更好地卖出他的影视产品。 我们熟知他折腾的一面,却不晓得他的折腾其实是“有技术含量的”。 比如,邓建国聘请《还珠格格》的导演孙树培为他执导《风流才子纪晓岚》时,就事先叮嘱孙导演在发布会上要装作无意中说一句“《风流才子纪晓岚》比《还珠格格》更好看”。 此外,邓建国还在广州电视台举办的一次选美活动上“挖”走某个佳丽作为自己新片的女主角,并随后宣布与之订婚,这使得尚未拍完的电视剧未映先红、身价暴涨,等到该片热播之后,大家才发现邓建国与佳丽的婚事纯属子虚乌有,一切只是邓建国惯用的炒作手段而已。 他的另一部电视剧《我这一辈子》,号称冯小刚执导,葛优作男主角,未开机就已卖出1300万元,结果播出后大家发现压根就没有“冯葛二人”的影子,但是片子依然是收视率极高。 许多人觉得邓建国没有任何专业知识,却能在影视圈里所向披靡,实在令人费解。 面对质疑,邓建国总结了自己三点成功的经验:聪明、敢折腾和自信,并坦言道:“我好像天生就有做生意的头脑,更重要的是做了5年放映员,让我真的喜欢上了电影。 之后不管下海折腾什么,我都会不自觉地往这方面靠,认识了一大批影视圈的朋友,从做音像出版开始一步步进入影视圈。” 要说邓建国折腾的能耐确实不小,并且胆子奇大,率先和港台演艺界人士签约,让港台艺人为自己打工,还第一个和电视台签订播映风险合同:收视率若上浮一个百分点,“巨星”们多得2000~3000元;收视率下浮一个百分点,“巨星”少得2000~3000元。 这一举措把收视率推向制片市场的最前台,开创了大陆制片业的新纪元。 邓建国对于如今渴望创业的年轻人,也提出了一些忠告,归纳起来就是以下八点: 第一,做商业就要做得纯粹,舍得自己去折腾,才能把自己的产品卖好。 第二,不要浮躁。 许多人都说我是“炒作大王”,却不知道我之所以敢炒是因为我的片子够好看。 说到底,生意场上要用自己的产品实力说话,否则光炒作没有用! 第三,就是热爱。 如果不是对影视事业情有独钟,我不会做这么长时间。 尽管我现在转做酒业,但是不代表我会放弃做影视,正在建设中的新疆阿克苏影视城,我们志在将其打造为全国最大的影视城。 影视是我的根本,无论如何我都不会放弃。 第四,不断学习。 正因为没有什么学历,所以到现在我还在不断学习。 从身无分文走到今天这一步,我算是混出头了。 小时候不爱读书只想出去折腾,现在是一边折腾一边学习。 话说回来不用知识赚钱,真的不容易。 第五,有自信,不要怕别人怎么说。 很多人讨厌我爱出名、出风头,但我觉得每个人长大后都想为家里争口气,名利双收其实是你对父母最大的回报。 谁不想又出名又能够赚钱呢? 我不过是太爱表露给别人看了。 渴望出名、渴望有钱不是坏事。 第六,不怕辛苦,要能吃苦。 在海南创业时我睡过地铺,在广州我也曾露宿街头,人就是这么回事儿,不要对自己太放松。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第七,生意人要坦荡,走正路。 我的巨星公司是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它可不是一夜之间赚了很多不法的钱,然后“半路翻船”或者销声匿迹。 第八,少说话,多做事,行动最重要,有胆量你就从现在起开始折腾吧。 成功实际上就是折腾出来的,内心充满强烈的信念,再加上执著的追求,即使是没本钱、做活宝或者从外行干起,也同样可以出人头地。 作为国家发改委评选出的“中国25年的改革之星”,邓建国的创业历程和宝贵经验,值得每一个渴望创富的年轻人好好琢磨一番。 财富属于主动去改变的人 我们看到的成功者,当初之所以敢折腾,多数是源于内心渴望改变命运和企盼谋取财富的强烈念头。 在先富起来的那拨人中,很多人都是处于社会的底层,比如生活困窘的庄稼汉、城市里的待业者等,他们赚钱致富的念头无疑是强烈的。 还有什么能比填饱肚子更为紧迫的事呢? 如果吃完上顿没下顿,就甭等政府的救济粮了,赶快出去折腾出钱来养家吧。 如果每个人的创富欲望都如此强烈,那么天大的困难也就不再是困难。 很多家境困难的人总是碍于面子、怕别人议论,不敢走出家门打工赚钱,说到底还是创富的态度不够,赚钱的目标不坚定。 一个真实的故事,说的是北京某大学学生小李,在校门口一个十五六岁的川妹子那里修鞋。 小李一边看姑娘修鞋一边开玩笑地问:“姑娘,你不好好读书却干这一行,不怕被人家看不起吗?” 川妹子反唇相讥道:“挨饿受穷才被人看不起呢!父母没钱供我念书,我总不能干待在家里混吃喝吧? 学门手艺将来总能自己养活自己!” 小李接着好奇地追问:“那你将来打算干什么呢? 一辈子修鞋?” 川妹子一本正经地说:“我想开一家服装店赚钱,然后自己当老板。” 小李听完后觉得不可思议:“那你现在手上有钱吗?” 川妹子笑着说:“我现在不是正在攒钱吗!” 套用时下的一句名言:“甭管职业贵贱,能够合法的赚取人民币就是好行当!” 想要生活好,你就得不怕任何风言风语。 只有将创富的欲望之火点燃,才能够看到未来的希望。 现在没有宝马、豪宅算不了什么,怕的就是不敢向往和拥有它们。 人一旦没有了心气,活着也就是在喘气了。 改变命运,是一种生活追求和人生目标,它驱使你敢于打破桎梏、解决现实问题,在困难面前“步子大一点”“决心强一点”,而不是瞻前顾后、畏手畏脚。 愿望有时候是比学识、能力以及社会经验更为重要的一种东西,如果你依然觉得眼前的生活情况足够美好,那么赚大钱的好事离你还远着呢。 如果你手上现在有20万元,你会怎么干呢? 是存“死”在银行里,还是拿出来投资和创业? 上海文峰集团的老总陈浩显然选择了后者1995年他东挪西借淘来20万元资金来到了上海,从小小的美容店做起。 如今,陈浩在上海拥有30多家大型美容院,建立了自己的生物制药厂、化妆品厂及美容美发职业培训学校,在全国遍布300多家连锁店,个人资产已然过亿。 陈浩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想法有多大,你的事业就会做多大。” 经营舒蕾、美涛等著名品牌的丝宝集团董事长梁亮胜,当年也不过是一名打工仔。 1982年,他和所在工厂的其他40名工人一道被派往香港工作。 来到香港后,梁亮胜跟其他两户人家挤在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小屋里,晚上夫妻两人只能拉帘挤在沙发上睡。 那时候,梁亮胜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宽敞住处。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梁亮胜在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坚持晚上去夜校学习,在香港的三年时间里,他系统学习了航运、英语、国际贸易和经济管理等多门课程。 后来,梁亮胜依靠做国际贸易,向国内贩卖檀香木淘到了第一桶金。 再后来,他成立了丝宝集团,如今个人资产接近20亿。 当年,一起与梁亮胜来到香港的那40名工友依然是老样子,因为他们很满足现状,觉得在香港做工总比在国内做工好得多。 我们从中不难看出,强烈的主观意志,往往就是改变个人命运的先决动力。 相比之下,“知耻而后勇”的状况更能激发人的创富决心。 比如重庆小天鹅投资集团董事长廖长光,当初因为受不了几个得势连襟的挤兑,毅然豁出去折腾,靠卖自家房子得来的3000元起步,从路边火锅店一举做成了大餐饮集团。 正是自尊心和骨气,促使廖长光豁出“老本”,拼命赚得财富,以此赢得了别人的尊重。 现实生活的外在刺激,常会使受辱者爆发强大的进取心,继而求得改变身份、提高地位。 处境不好的人希望改变,身居要职的人也希望主动走出去,换个活法。 年届不惑的国企干部王天尧,一心打算要辞官创办自己的企业。 对此,无论是家里人还是他的朋友都表示不理解。 本来王天尧的仕途发展不错,突然间就决定下海经商,万一做生意赔本了、搞砸了,这十多年的努力,岂不是全都白费了? 王天尧深思熟虑后,说道:“我决定停薪留职,请三个月的假,远离权力和优厚的待遇。 如果三个月之后,我仍有信心去创业,那就一定要干出个名堂。 人生是无法预料的,说不定今天的转变会变成一件好事呢。” 三个月后,王天尧的公司顺利开张了,那一天恰好是他的40岁生日。 他的大学导师送给他一幅“鹰击长空”的木雕,鼓励他说:“鹰是有两次生命的,第一次是它的前40年,一般的鹰都能活到那个岁数。 40岁的鹰体态臃肿、苍老不堪,很多鹰到了这个年龄早已收敛锋芒、不再飞翔,但是总有一些不认命、不服输的鹰,用自己的喙猛烈地啄击石头,直到旧喙完全脱落,新喙奇迹般地长出来,然后他们继续用新喙把爪上的老皮啄掉,用双爪把全身的羽毛抓掉。 几经磨难,雄鹰得以涅重生,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王天尧明白了老师的意思,在公司开张以后他与原单位彻底脱钩,没有利用过去的资源为自己的公司谋私利,踏踏实实地经营自己的公司,如今他的公司已经在业内小有所成。 同样的经历,发生在金山软件公司老总求伯君身上。 20世纪80年代,大学毕业生求伯君来到河北省徐水县物探局做了一名普通的财务人员。 他在厂里的工作很简单,发放工资、做些报表。 那时候电脑可是个稀罕物,厂里唯一的电脑,别人都不敢碰,求伯君却如获至宝,整天守在电脑旁边玩。 求伯君最大的爱好就是编程序,两个月后他居然真的编出了一个工资管理软件。 这样一来,他的工作更轻松了,再也不必制作繁琐的报表,甚至每个月只上一天班就足够了,同事和领导们因此对他刮目相看。 求伯君并没有天天悠闲自在,而是继续在电脑领域不断探索。 一次偶然的机会,求伯君出差去了一趟深圳,回来后他的心中再也无法平静,因为他发现自己的编程才能终于有用武之地了。 当时,求伯君内心的思想斗争很激烈:如果继续在厂里呆着,无疑是耽误自己的青春和才华,但如果选择离开,其他人会同意吗? ……不出所料,当求伯君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家人和朋友时,几乎遭到一致反对,大家都认为求伯君脑袋发昏了。 厂领导获悉此事后,为了留住他这个人才,不惜拒绝为他转移户口和工作关系。 留下来,手里的“铁饭碗”牢不可破,一辈子可能就不愁了;走出去,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大展拳脚,但是前途未知、祸福难料。 最后,求伯君接受被开除的结果,毅然走出了仪器厂,去深圳奋斗。 1988年,求伯君加入香港金山公司深圳分公司从事软件开发。 1989年,求伯君来到珠海,成功开发了国内第一套文字处理软件wps。 1994年,求伯君在珠海成立了珠海金山电脑公司,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被外界誉为“软件业民族英雄”。 求伯君放弃稳定的工作,义无反顾投身于自己的事业,最终他如愿以偿。 生活中,我们总会面临很多抉择,能否舍得一切、出去打拼,将决定你事业的成败。 机遇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放弃原有的东西是一份智慧和勇气。 敢于主动改变的人,就能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机会,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用农民兄弟的话讲,想要秋天硕果丰盛,春天你就该舍得时间和力气多犁地、多施肥。 同样,若想未来有一个不错的生活质量,从现在开始你就要去除思想上的保守观念,改变平淡、平庸的生活,主动折腾起来去拥有财富。 行动了才可能有好结果,没有行动甚至连想法都没有,那你就只能羡慕别人的好日子了。 折腾者要有“闯关东”的精神 2008年的央视开年大戏《闯关东》,在创造了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的同时,也把“闯关东”这个似乎有些遥远的记忆是现在大家面前。 许多人正是通过这部电视剧,才第一次了解到那段类似于美国西进运动的人口迁徙活动。 位于中国版图东北部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域,自古以来因为地处山海关以东,被称为“关东”。 “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是中国近代史上三次规模重大的人口迁徙活动,其中以“闯关东”的时间最长、人数最多。 从清朝初年至新中国成立以前,迫于生计的大批华北穷苦百姓(河北人和山东人为主),先后有3000多万人相继踏上了闯关东的征途。 300多年来,这些不甘于贫穷、饥饿的老百姓,前赴后继、历经艰辛地来到那片荒芜、寒冷而陌生的土地上去奋斗和创业。 他们不遗余力地折腾,为的就是能够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 史书上是这样描述他们当时出发时的狼狈情景:“衬着月光,一家老小慌张出走,‘当家的’挑着担子,前边的箩筐睡着幼儿,后边的箩筐盛着锅碗瓢盆……大道或小路上都是一群又一群山东人、河北人急匆匆的身影。 他们挑着担子,推着小车,看到路旁的一具具白骨,耳边不时响起阵阵哀号声……” 事实上,不仅旅途遥远、前路未知,寒冷和饥饿也在瓦解着这些人的体魄和决心,还有山林中的猛兽和“胡子”(土匪)会突然出现在眼前威胁你的性命……有的年轻人甚至十三四岁的年龄,就开始独自一人闯关东,甚至在失败两三次后,依然毫不动摇的继续折腾,直至最后成为那片土地的新主人。 如此大规模的漫漫“闯”途,在整个人类历史上也是实属罕见,堪称奇迹!闯关东,在当时是官府所不允许的“越轨犯禁”的行为,敢于迈出那一步的人,无疑都是抱着巨大的决心和动力:留在当地,只能忍饥挨饿,到头来混吃等死,闯出去才可能有一番出路,未来才有指望。 已经89岁的赵老先生,回忆当年随父亲闯关东时的情景,依然不胜感慨:“当时,我们家和其他闯关东的人家不同,父亲做着小买卖,生意虽然不算大,但一家人也是衣食无忧。 所以,当父亲提出要去关外发展时,家里的亲戚朋友全都反对。 尽管如此,父亲还是决心很大,他说:‘在这里混日子注定没啥前途,俺们莫不如去关外碰碰运气。 ’后来的结果证明,我父亲当初的决定是英明而正确的!” 闯关东的人并不是没有脑子的,当时的东北三省地广人稀、沃野千里,照史书上的话讲:“有自然之三大利:荒、矿、盐。” 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站稳脚跟,便会有数不清的免费资源可以利用,创富的机会也会随之而来。 于是,来到北大荒的人们,在冰天雪地里开疆拓土、垦荒种地、掘参伐木、淘金挖沙,后来还修建工矿铁路……许多怀揣梦想、敢于折腾的人,最终取得了财富上的成功。 可以说,闯关东既是一群普通人的苦难史,更是一群执著者的奋斗史。 历经磨难的闯关东人,不仅在白山黑水之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更为难得的是他们将开拓者的胆识与智慧也留在了东北大地,并且孕育升华为特殊的“闯关东精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