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唯物论和太阳中心说-《墨唐》


    第(3/3)页

    “墨家可有证据?”这一刻不禁佛家豁然变色,就连诸子百家都为之震动,当中质问墨顿。

    “当然地理一脉的探索队已经从极北之地归来,从那里带来一个惊人的发现,那就是极北之地出现了极昼和极夜,每隔半年的时间,极北之地永不落日,另外半年,极北之地永无白昼。”墨顿朗声道。

    “那能说明了什么?”颜师古忍不住皱眉问道。

    “那说明阴阳对立,在最南方的极南之地,定然也会有一个地方半年极夜,半年极昼。

    墨顿没有回答,却听到一个声音响彻整个紫禁之巅。

    “魏王李泰!”百家众人心中一凛,顿时明白这个声音是魏王李泰。

    随着李泰的话音一落,一个巨大的圆球从紫禁之巅缓缓落下,随即一道光柱打在了圆球。

    “如果以光柱当成太阳,圆球比作大地,理论上所有的地方都应该是半天白昼变天黑夜,很显然太阳是在移动的,随即光热发生转变出现了春夏秋冬,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而随着位置相北移动,极北之地出现了夏季极昼,冬季极夜,而极南之地恰恰相反。”

    而随着李泰的解说,随着光柱和圆球未知的位置的变化,果然圆球的两个顶端出现了极昼和极夜现象。紫禁之巅中,所有人的三观简直是粉碎,他们原本是来参加墨家子和玄奘的辩论,却没有想到墨家子的唯物论竟然引来了地理一脉的助力,抛出了如此惊世骇俗的观点。

    “既然是圆球,那我们夜晚睡觉的时候为什么掉下去!”一个长安百姓忍不住提问道。

    “万有引力实验!”没有等墨家子回答,已经有人给出了答案。

    众人这才明白所谓的大地是圆的并非虚妄,墨家早已经破解了部分奥妙,已经为大地是圆的增加了有利的辅证。

    “玄奘大师,根据大唐西域记记载,天竺之地四季炎热,其最南端领土,夏季太阳在北方有月余之日,出现在北方,屋影朝南,不知可否有此事。”墨顿此刻出言询问道。

    “太阳出现在北方!屋影朝南。”所有人都不禁一愣,豁然看向玄奘大师。

    玄奘脸色一变,然而出家人不打诳语,最后还是如实道:“墨大人见识渊博,贫僧佩服,在天竺之地的确是有一段时间,太阳出现在北方,屋影朝南。

    而此刻颜师古更是激动道:“如此说来,天竺的位置类似于百越之地,史记记载,秦始皇派遣五十万大军南征百越,而百越之地就是影朝南之地,史家原本以为是记载有误,却没有想到竟然是真的确有此事。”

    “极昼极夜,屋影朝南!万有引力,一个又一个有利的证据证明大地是圆形。”

    紫禁之巅中,所有人都渐渐被动摇,如果大地的圆的,那岂不是直接众人所有的认知全部粉碎,那所谓的仙佛神魔的传说全部都摧毁。

    “而且太阳是圆的,月亮是圆的,而大地为什么不能是圆的。”墨顿再次反问道。

    随着墨顿话音一落,有一个代表月亮的小型的圆球垂下,横在光柱和地球之间,月球微微带着一点反光,极为形象。

    “当黑夜降临,当月亮转到正对大地的时候,我们看到是满月,侧面对大地的时候,乃是半月,背对着大地的时候乃是无月。”随着魏王李泰的解说,日地月完美的解释了月亮盈亏的现象。

    “嘶!”

    顿时所有人不禁又多信了几分。

    “除此之外,当日地月连成一线之时,那就是天空出现月食之日,而日月地连成一线的时候,则出现在日食。”

    当李泰再一次成功演绎日食和月食,大地是圆行的理念已经征服了紫禁之巅,哪怕再崇信宗教之人恐怕也挑不出任何错误来。

    尤其是佛家,玄奘大师亲口承认天竺屋影朝南,更是为大地是圆形增添了有力的佐证。

    “大地乃是集日月之精华,天地之中心,日月皆围绕其转,岂不是正合人乃万物之灵的至理。”玄奘大师强行为佛家洗白道。

    谁知李泰的声音再起道:“太阳可以照耀整个大地,很显然太阳比大地大,日食时,大地的投影可以笼罩整个月亮,而日食时候,月亮的投影却仅仅数百里,可见大地要比月亮大,按照墨家万有引力的远离,质量越大的物品万引有力越大,恐怕最后的真相则是墨家太阳最大,地月皆围绕着太阳转的同时,月亮围绕再围绕大地转,这就是地理一脉的最新发现,太阳中心说。”

    “不可能?如果大地在转动,为何我们感觉不到,为何我们能够看到太阳月亮东升西落。”一个僧人依旧不愿意接受道。

    “此乃参照物的原理,就像是我们乘坐长安号,明明是长安号在奔跑,而我们的眼睛却看到树木在倒退。”墨顿朗声,用最通俗的话为众人解说。

    “原来如此!”这一刻众人豁然大悟。

    百家众人心思连连,他们没有想到看似无关的墨家和地理一脉竟然如此相互映证,相互成就,地理一脉利用墨学,成功发现了太阳中心说,而墨家则利用太阳中心说,创造出《唯物论》,这一刻,任谁也掩盖不了墨家和地理一脉的光辉,而佛家彻底沦为背景。

    此战,唯识论彻底被压制,佛家惨败。


    第(3/3)页